游客发表

工行优化授信审批机制满足客户信贷需求

发帖时间:2025-07-05 17:58:12

为增强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行服务能力,多措并举,优化持续优化授信审批机制,授信审批提升授信审批质效,机制精准高效对接客户信贷需求,满足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工行力量。客户

靠前发力精准支持统筹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

为加强对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纾困支持,保障金融供给对冲疫情冲击,工行工商银行按照特事特办、优化急事急办原则,授信审批全力保障直接参与疫情防控抗疫保供企业的机制合理融资需求。对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满足行业,工行积极做好资金接续支持;针对中小微企业、客户个体工商户贷款需求,信贷需求该行充分运用宽限期、工行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予以帮扶。

今年5月,主营大豆加工的吉林某稳产保供企业,因疫情冲击,货运物流受阻,企业回款周期拉长,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就向工行申请了流动资金贷款3亿元。在受理该笔业务后,工行迅速拟定融资方案,及时完成审批手续,高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工商银行积极对接“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各省市“一号工程”,加强重点服务。今年上半年,工行高效支持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中部地区“八纵八横”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配套项目等几十个国家重大项目,完成基础设施领域各类融资审批超过2万亿元。此外,工行还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先进制造业支持力度,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择优支持制造业产业链及产业集群。

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审批金额1.5万亿元,同比增加1000亿元。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提高信用贷款比重。

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提高业务响应效率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重大投融资业务,工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对重大、紧急业务,做到“随到随审,随报随批”,缩短审查审批时间。同时,针对复杂项目及需要深入了解行业市场、经营模式、技术前景等方面的新兴市场客户业务,工行还积极探索运用前中台联合作业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合肥某集成电路企业申请项目贷款20亿元,用于新建12英寸晶圆生产线。针对企业面临的情况,工行前中台组成专项团队赴现场开展实地调研,共同设计融资方案,同步推进评审和尽职调查,高效审批,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此外,工行还建立授信审批专业疫情防控应急服务机制,明确因疫情影响难以现场办公的分行,可灵活采用电话、视频等非现场集体审议和项目贷款评估方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业务高效办理。

在优化授信管理模式方面,工行建立主动授信机制,对未与工行建立信贷关系的优质客户核定授信额度。近年来,工行对200余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动授信,并授予分行科创中心主动授信权限,进一步发挥授信对市场拓展的支持作用。

在优化评审工作流程方面,工行出台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显示面板等30余个重点细分行业审查指引,制定20余个行业、产品评审模板,积极推广项目贷款评估和审查人员共同作业的评审合一模式,进一步提升评审质效。

加强审查审批创新提高审批决策质效

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下,工行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审查审批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审批决策质效。

工行首创“云审议”“云评估”和“云会商”“三位一体”的“云审批”机制,选派总行级审议委员参加分行“云审议”,总行级评估委员参加分行“云评估”,行内外专家参加分行“云会商”,积极运用“云审批”体系提升重大疑难业务的决策效率。

工行积极推广智慧审批机制,持续扩大服务范围。据悉,工行构建了优质的制造业法人客户营运资金贷款业务自动化审批模型,由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风险情况并自动审批,对1000余户企业制定专属自动化审批方案,审批金额约250亿元,审批时间从天数级提升到分钟级。

工行还建立了后评价机制,提高信贷投放质效。该行及时跟踪已审批业务的投放情况,评价授信审批决策的充分性、恰当性和可行性,动态校对审批尺度,主动优化融资方案,积极推动贷款投放。

(金融时报)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