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人民币汇率创1年多来新低 “重回6.5时代”

发帖时间:2025-07-06 03:41:43

原标题:15楼财经|人民币汇率创1年多来新低 “重回6.5时代”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持续贬值,人民重回“6.5时代”。币汇4月25日,率创在岸、年多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分别跌破6.55和6.59,新低贬值幅度均超过600个基点。时代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6.5544,人民较上一交易日跌669个基点,币汇创下2021年4月初以来新低。率创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年多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创下2020年11月以来的新低。

离岸人民币汇率5个交易日贬值3.35%

本轮人民币对美元快速下跌始于离岸市场。新低从4月18日收盘价6.3788到4月25日盘中一度逼近6.60关口,时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短五个交易日贬值超过3.35%。人民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的币汇贬值从4月20日开启,从4月19日收盘价的率创6.3778到4月25日收盘价的6.5544,短短四个交易日贬值幅度达到2.7%。

从中间价表现来看,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直在6.30-6.38的区间上下波动,基本平稳。从4月20日开始,人民币中间价一路下行。4月25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4909,调贬313个基点,这已是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第4天下调。相比4月19日的中间价6.3720,四个交易日下挫1189个基点,贬值幅度达到1.83%。

多重因素造成人民币汇率急贬

人民币汇率最近为何急贬?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出口景气出现从高速向中速回落的更多迹象;二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加大影响外资流入,3月以来接连出现俄乌冲突爆发、中概股监管问题、美联储启动快加息等外部冲击,再加上疫情的因素,可能引发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担忧情绪,导致外资阶段性撤出迹象;三是美元指数“破百”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四是汇率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中发挥更多调节作用,中国货币政策应该、也能够做到“以我为主”,其中的关键就是让人民币汇率发挥更多调节内外均衡的作用。

兴业研究则将本轮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根本原因归于相对基本面的升值超调以及近期疫情交易逻辑反转、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和境内美元利率收紧。交易层面上,日元大贬导致离岸空头平仓、近期交易量清淡、单日中间价高开等因素成为“最后一根稻草”。目前结汇盘呈观望态势、购汇需求主导了人民币汇率变动。

外汇局: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汇率预期基本平稳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4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人民币汇率问题时表示,人民币汇率近期走低主要受到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和市场供求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与国际主要货币相比,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相对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均衡有序,总体保持小幅净流入态势。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汇率预期基本平稳。从当前人民币对外汇远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相关指标看,没有隐含明显的升值或贬值预期。同时,市场主体继续保持了“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模式,用行动反映了对汇率前景的真实看法。比如,3月份在美元指数上升的时候,市场主体选择在人民币贬值回调窗口增加结汇量。市场主体这样的行为,实际上会推动当时结售汇顺差上升,支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汇率回调贬值的时候来结汇,这样的行为会支撑市场稳定。

专家: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但不具备持续贬值基础

指出,向前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小幅下行空间。过去一段时间,美元指数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比较强劲。向前看,预计中国出口增速大概率逐步放缓,而疫情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出口本身面临的压力。此外,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可能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综合来看,经常账户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可能逐步减弱,人民币仍有继续贬值的可能。上周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盘价为6.53,在岸人民币汇率为6.49,这一价差仍然处于历史相对高的水平,预计后续在岸人民币汇率可能会继续向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水平靠拢。

研究院吴丹认为,短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还会维持,但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相对平稳,未出现明显下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疫情等因素对经济造成的下行压力不会持续太久,国际收支结构平衡稳健,外汇储备合理充裕,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

吴丹同时指出,人民币适度贬值并非坏事,需要客观看待汇率波动。长期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适度走低是贬值压力的合理释放,且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出口成本,缓解部分出口压力,有利于贸易顺差稳定持续。目前,市场主体也有比较充裕的外汇流动性,汇兑风险可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